很多人说“爱”,说“含蓄”,说“彼此理解”,为什么不能承认,有些家庭的爱不过指缝中漏下的一点,有的家庭只有对彼此的责任,还好,当你看透后也不需要再追求多余的累赘感情,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。
大人不舍得花钱,心疼孩子挣钱不容易,可是也没必要如此贬低儿女的心意,子女理解父母,父母也要理解子女。
儿女和父母的成长背景不同,对于金钱的观念也有很大的差别,除了这一件小事,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细节,只有你本人才能知道,妈妈在生活中为你做的事情很多,有的时候儿女想让父母接受一些新时代的观点,他们却做不到。
你妈妈平常对你肯定很好,所以你才想送给她新手机,不要觉得这是不够爱你,只是你妈妈的沟通方式确实太过激了。
来自爸爸妈妈的伤害是最真实最深刻的,相处久了,爱意都给会磨没了,他们不懂得爱是在一次一次的消耗中消失的,作为外人,我们也不了解你妈妈的全部,不知道她在其他事情上有没有体现出这样的逻辑。
如果只有这一件事,建议就事论事把话说开,如果她在其他事情上也明显有这套行为逻辑,问题就比较大了,不能说妈妈不爱你,只能说爱的方式不一样。
一些家长会不断的说自己多么节省,多么辛苦,因为这会给他带来荣誉感,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,虽然他的一些行为完全没有必要,但是他在别的方面没有办法取得认同感,就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。
所以要慢慢的给他们灌输要会享受的思想,长时间的灌输给父母这种享受的思想,他们的观念多少会有些改变,也会渐渐的给自己买吃的买用的了。
有些父母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受。说出来的话往往都是词不达意的,这就需要做儿女的多一份耐心,多体谅父母。
有些时候不要太看重他们怎么说,只要感到他们心里是高兴的就够了,要求父母改变是很难的,只有儿女多理解他们,一家人才能其乐融融。
长辈的这种心态是很正常的,突然让他们接受儿女的想法,去改变他们一直以来的固有观点,其实非常的困难,这个时候不如选择一个折中的方式,比如说给妈妈包红包,让她自己选喜欢的手机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妈妈也是需要理解的,她用这种方式拒绝你,确实很伤人,买手机这个事得分人,如果是对手机完全不了解的父母,你买什么手机都无所谓,可是万一她已经有了自己喜欢中意的手机,换位思考一下,惊喜也不会有“喜”了。
可以理解你妈妈的心情,我妈妈之前把我不愿买的贵价东西买下来,想给我个惊喜,但我看到的时候却很难受,那一瞬间,巨大的负罪感包裹了我,我觉得是我自己没好好爱护现有的物品,让她不得不破费,有一种我逼迫了她的感觉。
我当时表现的也很激动,把家里人吓了一跳,后来把事情说开了,才互相理解对方,等冷静之后再和妈妈好好谈谈吧。
老一辈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,总说要理解老一辈,理解家长的顽固,那谁来理解儿女的心意,要是不喜欢可以提意见,但是不要把这份心意踩在脚底啊。
儿女把喜欢的东西带给父母,却没有一次得到欢喜的回应,长辈会说你买的东西没用,其实长辈是不想儿女多花钱,希望儿女用这些钱更好的生活,虽然理解长辈的想法,但是儿女依旧很伤心。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